聯系我們
TEL:400-659-6099
發布者: 發布時間:2019-3-16 11:12:38 閱讀:次
1、合理分群防止咬斗:轉入豬按強弱、大小合理分群,要保證一定的飼養密度,初次分群每欄放2~5頭,要預留隔離欄及豬群調整時備用欄(一般每100頭預留2個空欄)。密度過高,肥豬的應激反應加重,豬容易打架,容易發生疾病的水平傳播,特別是呼吸道疾病。如果保持合理的密度和良好通風,其通過空氣傳播的機會較少,主要是通過嘴對嘴的直接接觸傳播。如PRRSV,不會通過空氣從一個豬舍傳到另一個豬舍,也不會從一個豬場傳到另一個豬場?谔阋吆拓i流感病毒可以在空氣中傳播很遠的距離,但密度降低后,同樣可減少其傳播的機會,降低傳播速度。
2、及時調教,三點定位:進豬后的頭3天要對小豬進行調教,定點采食、定點拉糞、定點睡覺;定時定量定餐,從第3天起,逐漸增加喂料量,直至自由采食;每天應有1~2次1小時左右的空槽時間。
3、保持清潔,定時消毒:冬春季溫度低于20℃時對小豬全群用聚維酮碘溶液帶豬消毒一次(中、大豬兩次),夏秋季每周對全群帶豬消毒2次,每周換一次消毒藥;噴灑消毒水前要將豬欄打掃干凈后再消毒,消毒需兼顧濕度控制,以地面全部濕潤為準。
4、冬要保溫,夏要降暑:冬季一定要保溫,北方最好供給暖氣,同時提高飼料的能量水平,以免豬維持生理代謝所需的能量過大而影響豬的生長。
5、定期驅蟲,重在防。好3個月用驅蟲凈驅蟲一次,新購進的豬第3~5天用驅蟲凈驅蟲一次。
6、重視營養,加強管理:此階段豬的生長速度快,身體發育和內臟器官的發育不協調,所以其營養需求較高,如果營養不夠充分,容易出現腿病,猝死和免疫力低下的問題。在應激反應過程中,如熱應激、轉群和長途運輸應激等,均可能降低豬的采食量,而此時豬對營養物質特別是維生素等需求提高,就會造成相對的營養缺乏。因此,在應激比較嚴重和集中時,可適當提高飼料中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添加量,甚至可在飲水中添加。關鍵是保持飼料營養平衡,提高飼料轉化率。因為育肥階段的采食量最大,其飼料轉化率將直接影響飼料消耗和經濟效益。因此從整個生產情況看,并不是飼料越便宜,生產成本就越低。要確保飼料的質量,特別要注意霉菌毒素的污染。飼喂過程中注意觀察,如果肥豬明顯饑餓,但添加飼料后只是到料槽邊轉一圈,就要懷疑飼料的問題。
7、注意二免,莫忘接種:建議65日齡接種豬瘟脾淋苗2頭份及口蹄疫疫苗。
8、細心觀察,合理用藥:從進苗后的第20天起要多加觀察,出現大小不均時,要及時對豬群進行適當調整;根據情況要及時用藥,發現病豬及時隔離治療。
9、全進全出,徹底消毒:上市完畢后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及時全面做好清洗消毒工作;充分空欄。
10、防疫和用藥:育肥階段需要接種的疫苗不多,只在60-80日齡接種一次口蹄疫苗。自繁自養豬應在哺乳、保育階段接種或疫苗,特別是豬瘟、偽狂犬病和丹毒肺疫、副傷寒等疫苗。
從保育舍轉到育肥舍是一次比較嚴重的應激,會降低豬的采食量和抵抗力。在轉群后1周左右即可見部分豬發生全身細菌感染,出現敗血癥,或者在12周齡以后呼吸道疾病發病率提高。
實際上,無論是呼吸道疾病還是大腸炎,都可以從保育后期一直延續到生長育肥階段,只是從保育舍轉群后有加重的趨勢。
在育肥階段可定期投入下列藥物,氟苯尼考可溶性粉+清瘟敗毒散+速肥壯?捎行Э刂妻D群后感染引起的敗血癥或育肥豬的呼吸道疾病,還可預防甚至治療腸炎和腹瀉,速肥壯可長期使用。無論是呼吸道疾病還是腸炎、腹瀉都會引起肥豬生長緩慢和飼料轉化率降低,造成育肥豬的生長不均,出欄時間不一,難以做到全進全出,最終影響經濟效益。對于外購仔豬,購回后應依次做完豬瘟、丹毒肺疫、副傷寒、口蹄疫和藍耳病等疫苗。
如果已經發生了呼吸道疾病或急性出血性大腸炎,則最好通過飲水給藥。因為發病后豬的采食量會降低,而飲水量降低不明顯,所以通過飲水給藥比通過飼料給藥效果好。如果是在病豬欄,可通過飲水給藥,也可通過注射給藥。
【返回】上一條:常見細菌性疾病的防御控制